查看原文
其他

抗击疫情补齐环保短板  地大努力贡献专业智慧


近日获悉,全国政协委员、我校校长王焰新院士和东风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先旺教授通过“疫情防控-地大声音”,提出“补齐短板,提升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获武汉市长批示。


该建议针对疫情应急防控中暴露出的短板,着眼于构建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治理能力,提出以下四点建议和对策

一、组织防范疫情传播等关键共性问题的科技攻关

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联合攻关,形成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应用指导性的疫情防控的基础理论。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基于武汉疫期疫区特征病毒的物性特征,针对寄生在野生动物或自然衍变形成的扩散快、传染性强的空气传播类病毒、细菌等敏感微生物,研究其在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环节或过程中赋存状态、扩散机理和表征因子,为疫期疫区防控和应急处理处置提供理论支撑。


围绕国内外潜在急性传染病特征污染物的物性特征,针对畜禽鱼类养殖过程中大量抗生素、激素类化学物质的使用,导致微生物进化或变异进而可能形成的新型病毒或超级细菌,研究其在饮用水源地、地下水和人居环境中的赋存状态、迁移机制和表征因子,为潜在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理处置提供理论支撑。


针对水污染、食品污染和自然灾变形成的重大疫情可能导致区域性特大量感染性污水处理处置能力严重不足的隐患,开展针对短期特大量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净化或解毒的应急技术研究,提出系统、有效的应急解决方案。



二、完善疫期疫区应急保障相关生态环境安全的技术标准规范

结合本次新冠病毒疫情应急环境保护设施保障经历,参照世界各国成功经验、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启动或修编危险废物、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焚烧处理相关技术标准、设计规范,以及运行监督管理规程等行业或国家标准、规范,补充涉及疫情防控有关的职业卫生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风险识别、检测分析、调控措施和监督保障等方面内容,明确疫情应急防控安全、环保和卫生监督依据。


建立与完善重大疫情相关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涉及的职业卫生健康类技术指标体系,针对特征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分析项目和限值控制要求,补充、完善行业及国家标准。


明确疫情防控期间环境保护应急处理设施运行常规污染物波动控制、排放指标监测及监督要求,补充、完善相关规范。同时,针对潜在疫情涉及饮用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污染防控问题,补充、完善有关养殖、水环境有机污染或重金属污染等涉及的水质保障指标检测、分析和限值控制等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和运行监督管理规定等相关标准和规范。


针对疫情应急防控过程中使用的大剂量、高强度消毒措施,开展重点区域消毒药剂的药物类型、配置浓度和使用方法(形式、用量、频次等)对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补充、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


针对疫情应急防控过程中医疗垃圾清收、暂存、转运和应急焚烧设备配置运行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协同焚烧环节改进措施,补充、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



三、加强疫情防控配套常备及应急环保设施的改造或建设

依托国内外具有先进技术,建设和运维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事业单位,结合上述基础研究和标准修编等攻关团队的阶段性成果应用,核实现有常备处理设施和应急协同处理设施的状况,建立疫情应急处理保障项目库,并通过部分库内项目改造或建设形成的区域重大示范项目的引领,提升各地区疫情防控配套常备及应急保障能力。


评估现有常备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处理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配置和运维管理状况,基于现有设施的处理能力、性能参数、调节及控制水平和运行效果(效率)等评估结果,结合日益严格的污染物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强化现有常备设施的保产、提标和必要的扩能改造,完善现有医疗垃圾收集、暂存、转运和安全处理处置功能,提高设备先进性、系统可靠性和工厂安全性。


重点加强大中城市和人口密集区域疫期医疗垃圾协同处理处置设施的能力建设。基于所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的处理规模、功能配置、协同焚烧控制条件和环境安全的保障能力,结合疫期医疗垃圾增量处理要求、医疗垃圾和疫期生活垃圾中存在潜在感染性特点等,强化医疗垃圾应急分类收集、应急包装暂存和应急周转措施,提高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应急协同处理密切相关的设备能力,为疫期感染性固体废物和感染性污水的处理处置提供能力保障。


建设与疫情防控应急处理配套的生态环境安全实验室和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具有特征检测项目、快速检测分析和安全可靠机动能力等应急保障功能的专业实验室建设,推动具有采集、存储、分析、发布、调度和管控疫情人员、污染物、环境治理材料工具及设备、生态环境安全等综合信息的智能联动平台建设。



四、加强疫情防控生态环境保护应急技术支持专家库和技术团队建设

依托国内外在污染防治、生态毒理、安全控制、环境基准等领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杰出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学术领军人才、工程技术专家和项目管理专家,组建国家级、省/市级应急环保技术专家库,搭建疫情应急环境管理专业技术支持平台,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明确应急服务职责、应急响应程序和应急行动基本方案,并定期组织培训、演练和持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为疫情应急支撑提供高端技术保障。


依托各地现有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市政污水等处理处置企事业单位中具有工厂运营和运维管理经验的技术骨干,组建区域性的环境保护应急协同处理设施的专业运维救援团队,通过定期培训、演练和技术交流,明确应急支援职责,熟悉应急支援程序,熟练掌握主要应急保障设备、设施的规范操作,为疫情应急保障及时提供运维支援。


据悉,我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防控工作部署,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做到“上下一条心,抗疫一盘棋”。开通疫情防控建言献策“直通车”渠道—“疫情防控-地大声音”,为战“疫”持续注入科技力量。疫情期间王焰新院士还通过湖北省政协向湖北省、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提出《关于新冠肺炎(NCP)疫期重点地区医疗废物及医院生活垃圾应急处置的建议》,得到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和武汉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文|郭海湘图|新媒体图库文字编辑|陈华文 刘妍慧微信编辑|王紫璇
审核 | 陈华文 刘妍慧




力战疫情 强化治理:地大2020年工作就这么干隔离不隔爱!这里是地大阳光家园临时社区武汉战“疫”:地大攻坚克难贡献智慧二〇相遇,我们等你 | 这里是地大高考加油站地大楼栋志愿者:一场在家门口的战”疫”汇聚战疫必胜的地大能量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地大封控应急工作队为宅家抗疫居民排忧解难研究生教学科研“不掉线”,地大师生棒棒的!武汉在她的首饰设计中巧妙呈现,但愿这座城市永远璀璨隔离不隔爱,地大接收世界各地的问候和温暖@地大学子们,不能回校的第N天,如何在家学习?未来城校区:争做白衣战士的坚强后盾战疫情 |  地大这个群体坚守岗位 默默付出让爱传递!这位大学老师患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欲捐献血浆救治更多患者线上研学火热进行中!地大研究生"一课一策"教学侧记战“疫”公开课|怎样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向校园蔓延?听北大教授马军详解线上开学两周了,看看地大老师如何上网课战疫快报 | 地大科技亮剑战"疫"  彰显大学使命和担当如何破除高校论文“SCI至上”?7问答权威解读疫情之下,如何写好本科毕业论文,听听地大教授的建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网络新媒体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